2007年高考考试改革策略征求最后建议稿11月7日敲定,新策略的颁布,对于2007年参加高考考试的学生势必带来不小的影响,昨日记者就社会关注的6大问题采访了海量专家和中学的有关负责人。
信息时报:高考考试新策略能给学生减轻负担吗?
广东教育厅普通高考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新高考考试策略的确有益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广东现行的高考考试模式,需要除艺术类考生外的每位考生都需要参加浓缩了海量科目的综合科的考试,所有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不利于学生不同学科进步倾向的形成,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新策略则可让学生分别考试报名文科和理科,同时在考试考哪几科上设置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而且考试试题均以选择题为主,学生的负担自然会减轻。
新策略不会导致文理偏科
信息时报:新策略是否会导致文理偏科现象?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高凌飚教授:(高教授直接参与了这次改革策略的拟定全过程)不会导致文理偏科现象。由于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参加基础课的考试,基础课都是文理相通的。依据目前中学推行的新课改标准,基础课的考核已经减少了困难程度,但选修课却难了不少,对于中学来讲,不可能要学生放着容易学的课不学,容易拿的分不拿,而去专攻难题,这是不合情理的。
信息时报:标准分分开划线会干扰考生升学吗?
省教育厅普通高考考试改革研究课题组有关负责人:广东现行的高考考试策略存在着很多弊病,譬如,除艺术类考生外,每位考生的考试考哪几科事实上都是9科,学生负担大。总分计分办法没依据不同选考科目的不同考生群体分别转换标准分,没根据不一样的专业招生计划与对应的选考科分别划定分数线,致使初中生为获得高总分过于集中选考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同选考科进步不平衡的状况日趋紧急,而这种不平衡对中学教学及高等教育进步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选考科目过多导致考试天数过长,考生有多个总分和多种选考科目组导致录取操作复杂,高校抵触情绪较大。面对上述弊病,新高考考试改革策略进行了有效改进,譬如:考试考哪几科和考试时间都有所降低,标准分的计算也愈加合理,实行文理科分别划线,分别按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群体转换总分标准分。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X”科的考试成绩按各科目的考生群体转换标准分,从这一点看,更有益于考生升学。
不会弱化英语教学
信息时报:英语(二)取消是否会弱化英语教学?
广州六中,华师附中教务处负责人:虽然英语(二)考试考哪几科取消,但中学并不会因此就弱化英语科目的教学。由于,无论是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都要学英语基础课,在目前已经推行的高中新课改中,各中学都在根据新课改教学模块教学,模块中对于高中毕业时,初中生的英语应该达到什么等级都有明确的规定。
信息时报:新策略是否会影响中学教学?
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高考考试策略如何变化,都不会对学生导致影响。现在学校什么年级开多少门课程,完全根据新课改标准一对一的推行着,学校选修课开设的模式已经成为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学推广的规范参照。
广州六中教务处负责人:新高考考试改革策略要到2007年才推行,也就是目前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才开始面对新政策,但其实中学在教学上早已有应付,现在的学生从高二起就已经按大文和大理分班教学,与广东将颁布的高考考试策略相吻合,不会对中学教学有任何影响,更不会干扰学生。
基础课考试困难程度有所减少
信息时报:命题会有的什么改变?怎么样备考?
广州六中、华师附中教务处负责人:备考这一问题目前说来还为时过早,由于学生应考是依据考试概要的需要进行的,现在新策略还没最后敲定,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高考考试策略肯定是围绕目前的新课改教学实行的。在新的高考考试改革策略中,将以往的综合科科目改成了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科目的考试试题都只考选择题,适合减少了基础课考试的困难程度,相对而言在专业科目尤其是素质教育的考查上增加了困难程度。如此的做法,有益于中学按新课程策略充分开设选修课,学生可依据个性专长和职业进步意向选择学习内容,形成个人修习计划。
专家评价
平衡了各方面
建议策略可行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高凌飚教授觉得,不管什么策略,只须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只须存在高考考试,就会有来自社会的重压,这种重压是客观存在的,但总的来讲,新策略平衡了各方面的建议,是一个可行的策略。广东的高考考试也应走全世界公认的一套升学模式,即把高考考试看作是水平性考试+选拔性考试。大家现行的高考考试目的在于区别度,就是要把学生的差距拉开,如此的结果是,今年高考考试考这道题了,于是所有些中学都去有针对性的突击,明年高考考试的命题专家们只好纷纷再去找难点,导致高考考试的困难程度每年都水涨船高。高考考试就应该是对学生基础性理论的一种考核,对于一些高校感觉现行标准不足以满足学校的招生需要的,可以进行加试,小范围的考试,如此同样可以招到合适我们的学生,需要加试的学生也会拼命地努力用功。广东的新课程标准正是向着这方面努力,学生一同
学会的是入门知识,在选修课上又各有特点。因此,这个新策略应该说是比较代表了各方面的心声。